[1] |
吴建富1, 孙明株2, 王海辉1, 周春火1, 潘晓华1, 石庆华1. 不同超级稻品种产量形成及其氮素吸收差异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6, 22(3): 1-5. |
[2] |
黄志远,吕启明,辛业芸,符习勤,彭玉林,袁隆平. 杂交稻及其亲本稻米品质性状与遗传规律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6, 22(2): 8-14. |
[3] |
郝好1 2, 崔永涛2, 钱前2*, 马伯军1, 胡兴明2. 水稻同源异形盒基因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稻米, 2016, 22(1): 1-9. |
[4] |
王惠贞,吴瑞芬*,李丹. 稻米品质形成和调控机理概述[J]. 中国稻米, 2016, 22(1): 10-13. |
[5] |
陈冬梅#, 李忠#, 张志兴, 林文雄*. 基于GC-MS分析的水稻代谢组学研究策略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6): 1-6. |
[6] |
王娇1 2 3, 王洁2, 强爱玲3, 官景得4, 孙国才5, 孙建昌3, 齐国锋6, 王兴盛3*, 韩龙植2*. 北方不同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6): 13-18. |
[7] |
庞乾林,王磊,林海,王志刚,钱前,方军*. 稻文化的再思考(12):稻与汉字和艺术:从物质到精神——中国精神的探讨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5): 1-6. |
[8] |
张晓果,王丹英*,计成林,徐春梅,陈松,章秀福.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5): 13-19. |
[9] |
李银银, 陈静, 周群, 许更文, 芮梦凯, 徐心杰, 张耗*. 水稻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4): 20-24. |
[10] |
周振翔, 李志康, 戴琪星, 孔祥胜, 王志琴, 顾骏飞. 水稻光合生理限制因素及改善途径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4): 25-32. |
[11] |
王啟梅, 李岩, 刘明, 李刚华*, 刘正辉, 唐设, 丁承强, 王绍华, 丁艳锋. 营养生长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4): 33-37. |
[12] |
杜东升1, 廖玉芳1, 陆魁东2, 谢佰承2. 湖南双季超级稻熟性搭配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4): 49-52. |
[13] |
王强1 2 3, 钟旭华2*, 黄农荣2. 光氮互作对水稻开花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4): 53-55. |
[14] |
单双吕, 谢小兵, 陈佳娜, 曹放波, 伍丹丹, 李志斌, 高伟, 黄敏*, 邹应斌. 水稻在不同生态点的产量及其氮素利用率差异比较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4): 56-61. |
[15] |
王伯伦1, 王锋2, 王术1, 贾宝艳1, 黄元财1, 党姝1, 刘淑梅1, 张巍巍1. 不同类型东北粳稻品种食味及品质性状的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15, 21(4): 62-64. |